第(3/3)页 “以前我们都是通过小白鼠,恒河猴一类的动物进行的实验,这些动物肯定没法像人一样将自己的感受完整的反馈给我们。” 徐川想了想,道:“你们现在在哪儿进行实验?” 徐晓:“在金陵第一医院河西院区这边。” 徐川:“行,我过去一趟看看。另外你先将实验数据发给我看看。” “好,我整理一下马上发过去。” 挂断了视频通话,徐川俯身向前,开口道:“先不回研究院了,去一趟金陵第一医院河西院区那边。” 郑海点点头:“好。” 轿车行驶在路上,拐了个弯,沿着江边的栖霞大道朝着金陵第一医院河西院区驶去。 后座上,徐川从座位中间的储物箱中摸出来了一个三折叠屏手机。 这是华威那边的任总亲自送给他的,好像是去年下半年九月份出的最新款。 价格方面好像一个常规的就要两三万,具体他也不是很清楚。 他手上这个是华威那边特别定制的,三折叠的屏幕打开后足足有12.9英寸,足足有大尺寸平板的大小了。 不过折叠起来后,和正常手机的max版本却没多大区别,技术方面还是挺厉害的。 此外配套有书写笔,小键盘,卡套等各种常用的一些办公零部件。 日常生活方面徐川没用这个手机,基本都是丢在车上的,用于在出行的过程中临时处理一些东西,倒也还是挺方便。 铺开三折叠屏的手机,用来当做临时的办公电脑,徐晓那边的邮件已经发过来了。 将邮件中的实验数据下载了下来,点开,徐川一点一点的翻阅了起来。 虽然他对脑机接口技术并没有研究过,但作为当初推荐徐晓去学习研究的防线,再加上最近几年来一直都有关注自己这个妹妹的研究。 现在他对这方面的东西也了解了不少。 脑机接口这一概念其实提出的时间很早,在电脑这种设备刚出现的时候,就有人提出过相关的理论。 指在人或动物大脑与外部设备之间创建的直接连接,实现大脑与计算机设备信息交换的技术。 其作用机制是绕过外周神经和肌肉,直接在大脑与外部设备之间建立全新的通信与控制通道。 它通过捕捉大脑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,实现信息的传输和控制。 但直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,才开始有阶段性成果出现。 比如意念控制玩具、意念控制机械臂、意念控制轮椅等等的。 这其中比较有名的是霍金的轮椅。 他的轮椅不仅是一个代步工具,更是一个集成了多种高科技设备的智能设备。 从1963年开始,霍金的轮椅就经历了至少五次重要的升级,添加了各种各样的功能。 比如智能手指操控器,文字转换语音处理器,红外线监测脸部肌肉活动控制电脑技术,眼球追踪技术,脑机接口技术等等 这不仅可以让他正常生活,还能让他像正常人一样工作、研究和交流。 当然了,这辆轮椅是专门定制的,如果算上各种技术升级耗费的资金,价值至少千万以上。 简而言之,这种专门定制的技术,即便是能做到,也没有太多商业化的价值,更何况它的脑机接口技术也并不是非常的成熟。 毕竟人类大脑的信号的信噪比极低,且不同人脑信号特征差异较大,这使得传统的信号处理算法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。 脑机接口技术最主要的技术难题之一是‘如何实现高精度的信号采集和识别’。 简单的来说,就是每一个人的大脑产生的脑电波和脑神经信号都完全不同。 特殊定制的东西并没有意义,只有为此建立一套相对普适的转换处理系统,才具备真正的推广商业化价值。 徐晓刚刚和他聊的难题,就有一部分在这里。 至于另一部分,则在两套不同的系统之间的连接和转换问题上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