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77章 百姓诉苦,有国才有家-《大明暴君,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我们每天下午申时前后全家出动,去七八里外的玉带河挑水来浇地,两拨接力,一直挑到早上辰时前后,差不多能挑个十一二趟,如此你才看到了这些长势还算不错的番薯。

    两亩地一年种两次撑死也就七石,五口人,你说说怎么吃?”

    说到这里,老农的愤怒平息了很多,压低了声音:“老头子也不瞒你,前几年的确种的多、收成也还行,家里的确还有几两银子,

    但这大旱估估摸着还得四五年的时间,可能比现在还严重,到时候江河断流,这地里别说种番薯了,草都不长一根的。

    大旱、颗粒无收,粮价必然暴涨,二三两银子一石都是少的,几两银子能够干什么,五口人一年一石粮食敖粥度日了。”

    “朝廷肯定会赈灾吧!”

    “皇帝体恤我们百姓,给我们地、免了我们的赋税、惩治贪官污吏,我们日子比之前要好过不少,但皇帝也不是神呀,没法凭空变出粮食吧。

    赈灾肯定是会的,但我们不能全部指望着朝廷,朝廷有朝廷的难处。”

    “那朝廷这几年不对外用兵,省下……”

    “你个后生仔咋这么肤浅?”

    老农又瞪了李若涟一眼:“不将建奴、蒙古等敌人一鼓作气的给打残了,战争就一直会持续,就会消耗大量军需物资。

    万一没守住,他们越过长城进来劫掠一次,那损失就更多了。

    国不安百姓怎么能安,老汉虽然不识字,但这个道理还是懂的,你们呀……真的多在外走走。”

      

    


    第(3/3)页